本文首发于2005年11月24日,当时针对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修宪与市场经济完善的背景撰写。作者从中国历史民本思想出发,探讨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。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与现代政治的早期思考脉络,虽有年代限制,但仍具有启发价值,特重刊于宏略网,以飨读者。...
本文首发于2009年4月8日,记录了我在国学研讨会上的思考。文章主张在弘扬国学的同时,应理性对待普世价值,警示过度排斥现代文明理念可能带来的风险。体现了我早期独立学术视角:以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分析社会与文化问题,强调文化自信必须兼顾理性和全球视野,才能推动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。...
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,并不掌握在所谓的强力集团手中,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不和现实结合甚至妥协,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,将理论小心的保护在象牙塔里,它注定在中国没有前途。中国社会的发展,也不会因自由主义的不振作而不继续发展,如伽利略所说:“地球仍在转动。”...
本文讲稿首发于2011年3月14日,那时的我刚刚踏上独立学术的道路。文章中,我讲述了自己选择成为独立学者的原因,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当时的理想主义热情——这既与我个人的思考有关,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。十多年后的今天,重刊此文,不仅希望读者能看到我思想萌芽时期的样貌,也为宏略网的思想积累提供一个参考,让大家理解独立思考的历程往往从热情与理想开始。...
蒋氏父子是中国海峡两岸尽人皆知的历史人物。尽管历史学家对他们褒贬不一,但有一条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、包括台湾地区蓝营的认同——蒋氏父子都是立场鲜明的爱国者,即便海峡两岸遭遇最严峻的政治军事对峙局面,他们也和大陆执政者一样坚定不移地捍卫“一个中国“的民族立场,这就为台湾地区后来的领导者李登辉、陈水扁之流试图台独的危险行径划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,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牵制了台独势力。除了这一共同点之外,颇...
这篇文章首发于2012年2月7日。尽管本文隶属于《国权论》一书的一部分,但我的《国权论》著作暂时还没有正式出版,还在不断的修订完善中。此文很早已经发表,今天看来依然不失其思想价值,故重刊此文,以飨读者。...
我写作此文并发表的时间是2012年2月4日,距今已经过去13年。10多年前,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,两国不少的政治精英和资本精英都陶醉于建立亲密的中美关系,甚至被称为夫妻关系的两国关系模式。但是,当我们回望中美关系时,发现这篇13年前的文章,精准的预测了中美关系这13年来的变化轨迹。中美不仅在进行激烈的博弈,而且在某些领域——台海关系、高科技竞争、区域竞争、国家安全与军事竞争中,呈现零和博弈的状态。特...







